2024年03月12日   星期二
加入收藏
建设标准化管理内涵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18-11-27 15:19 星期二 阅读次数: 9605
牢固树立党建统领和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新理念,建设过程强化工地党建工作,突出信息化、精细化和专业化,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强调绿色环保,标准化管理内涵由“三集中、两准入”向“三准入、四集中、五提升”提升,唱

牢固树立党建统领和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新理念,建设过程强化工地党建工作,突出信息化、精细化和专业化,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强调绿色环保,标准化管理内涵由“三集中、两准入”向“三准入、四集中、五提升”提升,唱响“全面提升标准化、支部建在工地上”的口号,致力于打造一批省级典型示范项目,争创部级品质工程,实现“省级有示范、市级有重点、项目有特色、标段有亮点”,并总结适应我省省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一、实行“三准入”,严格准入审核

全面推行项目开工条件、驻地场站设备等投用清单式管理,符合条件的清单上墙公示。严格把控进场的模板、设备和人员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模板、设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经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我省高速公路建设。

(一)模板准入

所有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模板均实行准入制,项目业主、监理严格把关,实行“统一设计、驻厂监造、进场验收”制度。

除支架式现浇桥梁允许采用竹胶板外,所有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均采用大型组合钢模板、高强塑钢模板或高等级的维萨板。模板加工应在专业工厂内完成,严禁在施工现场自行加工。超过允许周转次数或破损、变形的模板严禁继续使用。在长福、云平、泉厦漳城市联盟路、平潭京台等项目试点采用不锈钢模板、透水性模板等新型模板,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现浇满堂支架在福州东南绕城、泉厦漳联盟路等项目试点盘扣式支架,2018年开始全面推广。

(二)设备准入

合同(含标准化指南)要求的所有机械设备均实行准入制,招标文件规定的机械设备必须进场,项目业主、监理严格把关,机械设备进场后即组织核对确认。

试行增加机械设备提升费,促进高速公路施工机械化水平提升。全面推行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二氧化碳保护焊设备、钢筋笼滚焊机器人、钢筋数控弯圆机、自动镦粗车丝一体机,在莆炎、沙埕湾大桥、泉厦漳联盟路、龙岩东环、长福等项目试行钢筋自动送料调直剪切一体机、桁架式辊轴桥面摊铺机、360度锚杆机、整体式仰拱栈桥、隧道多臂凿岩机、多功能隧道支护台车、防水板半自动铺挂台车、自行式二衬台车等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械设备。

(三)人员准入

所有从事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均经过标准化管理培训和考试,考试不合格及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人员予以更换,不允许上岗。

市高指及项目业主人员配备满足工程管理需要,不得身兼多职。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单位进场人员资质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若发现实际工作能力水平不足、责任心不强的人员,予以清退和更换。所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强化班组规范化管理,加强施工班组一线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未经培训合格和交底的工人不得参与施工。

二、推行“四集中”,强化集约管理

贯彻落实混凝土、钢筋、预制构件集中生产、集中配送,鼓励生产场站、驻地、试验室等临建设施“大集中规划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从外观形象到先进设备、智能控制等方面进行强化。工程信息数据逐步实现集中化管理。

(一)混凝土集中拌和

所有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混凝土均集中拌和,一个标段原则上只设置一座混凝土拌和站,采用高精度计量拌和设备,现场杜绝小型拌和站和拌和设备。隧道洞口严禁设置喷射混凝土拌和站,喷砼集中供应,确保湿喷工艺落到实处。小型构件预制场原则上不单独设拌和站。现场砌体用的砂浆均采用机械拌和。用于房建工程混凝土原则上也集中拌和。

(二)钢筋集中加工

一个标段内所有钢筋均集中加工配送,原则上只设置一座钢筋加工厂,严禁小型钢筋棚和施工现场加工钢筋。所有新建的钢筋加工厂面积均满足标准化和生产要求,所有钢筋均集中在钢筋加工厂内采用智能数控设备加工。隧道用钢拱架及钢格栅也集中在钢筋加工厂内加工。在长福、龙岩东环项目试行2-3个标段的钢筋集中生产,统一配送。

(三)构件集中预制

一个标段内所有预制构件均集中生产,杜绝现场零散生产。若标段预制梁片总数少于600片,则只允许设置一座梁片预制厂。新增预制场预制的梁片数量不得少于300片。 所有小型预制构件均集中在小型构件预制厂预制,各项目普遍采用多个标段的小型构件集中在一个标段预制配送的生产模式。在沙埕湾项目试点单独设一个梁片预制标,负责项目所有梁片的预制生产。在三明莆炎项目试点项目所有钢结构桥梁集中设计、施工。

(四)数据集中管控

规定范围内的数据集中管控,替代数据分散化管理。全面推行混凝土拌和站拌和数据实时采集,并集中上传至省级平台。工地试验室的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和抗折试验机数据自动集中上传至省级工地试验室数据监管平台。各项目均统一接入省级信息一体化平台,强化数据管控,初步实现工地试验室、混凝土拌和配合比、预应力张拉压浆等数据和远程监控、构件二维码、隧道门禁等信息数据集中实时管理。

三、推进“五提升”,拓展管理内涵

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通过提升管理专业水平、施工精细程度、智慧管控能力、绿色环保实效和党建融合作用,不断拓展标准化管理内涵,有效促进标准化管理的提升,保障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基层党建,推进党风廉政责任落实。

(一)提升管理专业水平

加强专业化管理团队建设,推进专业化队伍施工,遏制业余队伍进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实现专业化管理、专业化施工,提升管理专业水平。推进专业分包,施工招标按专业划分进行合同打包,在沙埕湾项目试行高边坡锚固、梁板预制安装等施工专业化打包,引进有经验、信誉好的专业队伍。全面推行项目建设信息化管控系统统一打包招标。隧道施工班组必须经业主审查认可,严禁包工包料。

加强品质班组建设。推广施工作业“架子队”模式,推动施工班组6S管理,积极培育产业工人,促进传统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各地市及在建项目积极开展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比武,评选优秀施工班组,加大正向激励。

充分发挥监理作用。严格落实监理工程师责任制和总监的关键人作用,落实监理人员从业登记,加强对监理从业人员的管理。在福州莆炎项目试行自管模式,在长福、武夷绕城项目试行 “代建监理一体化”模式,强化专业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强化管理力量和技术服务。对项目内涉及斜拉桥等技术复杂工程的项目,项目业主聘请专家组建顾问团队,加强技术服务。

(二)提升施工精细程度

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优化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工艺,克服各个细节质量缺陷,注重工程内在品质,从管理精细化到施工精细化再到产品精细化,提升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精细程度。

采用分部分项工程十一个3D动漫视频、缩尺实体三维模型等对工人进行精细化技术交底。推行班组首件分析制,除重要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首件分析外,新进场的班组均要求进行首件分析,各分项工程首件完成后立即组织召开首件分析会,严禁边批量施工边首件分析或不合格的班组批量施工。

隧道强调机械化施工,引进多臂凿岩台车等设备,应用轴向不耦合切缝聚能光面爆破施工法、二衬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工艺等技术。桥梁强调精细化施工,创新预制梁片“三表一卡”制度并全面推广,精确制梁;负弯矩预应力采用智能张拉等。路基、路面施工强调过程管控,在漳州厦蓉、长福项目试行采用压实过程远程智能监管。强调工厂化流水线作业,在云平、莆炎、泉厦漳联盟路项目采用钢筋场内钢筋加工、胎模绑扎工业化生产;在京台平潭、龙岩永杭项目试点移动式台座梁片预制流水线和室内蒸汽养生,在三明莆炎项目试点小型预制构件全自动流水线生产。

(三)提升智慧管控能力

从2007年开始试行信息化管理到现在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功能、范围不断扩充,将各项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做到管用、好用、实用,提升工程建设的精细化、智慧化管控水平。

所有建设项目全面应用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综合监管一体化平台,即“1个平台+N个建设项目+N个专业管理系统”的模式,包括建设管理系统(项目的所有信息和计量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重要工点视频监控)、工地试验室数据监管系统(万能、压力和抗折试验机试验数据实时上传预警)、混凝土拌和站数据监管系统(实时监控混凝土实际配合比预警)、沥青拌和站数据监管系统(实时监控沥青混凝土实际配合、拌合时间、温度等和预警)、预应力张拉压浆数据监管系统(实时监控预应力张拉压浆情况及预警)、构件二维码存储系统(墩柱、梁片等构件信息二维码)、工地党建等8个专业管理系统,并预留未来扩展的空间和接口,实行省市行业监管部门、各参建单位高效统一、规范协调,对主要区域、重点部位、关键数据全天候、多元化远程监管。

所有长大隧道配备电子门禁、视频监控、安全广播,试点监控量测数据自动监测,远程上传,自动预警。在长门大桥、沙埕湾大桥、安海湾大桥、风洞山隧道、尖峰山隧道等工程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重大装备也逐步推进信息化应用。

(四)提升绿色环保实效

结合绿色公路创建工作,切实担起环保“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循环利用、永临结合、旅游融合等系列举措,扎实做好高速公路建设范围内的生态环保工作,提升绿色环保实效。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植被与表土资源保护和利用,鼓励占用耕作地的表土利用与当地土地整治相结合,有效利用清表土用于碎落台、中分带和互通区的绿化。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做好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注重全线绿化、美化效果,做到通车前“不露白”。在环境敏感区域施工,制定生态环保施工专项方案,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完善拌和站污水处理措施,全面推广使用砂石分离设施,有效处理废弃混凝土,实现砂石循环利用。在泉厦漳联盟路、沙埕湾项目试点废弃泥浆集中处理设施,减少弃土场用地,实现泥浆再生利用。

对隧道洞口转向车道、绿化与路面结构的“永临结合”和驻地、场站、便道、临时用电、取弃土场等与当地发展规划的“永临结合”进行专题研究论证,试点推行。充分发挥我省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探索设置多元化服务设施,拓展公路旅游功能,打造“生态路”、“旅游路”。在武夷绕城、沙埕湾、莆炎项目试点设置观景台、汽车露营地、旅游服务站等特色设施,为公众个性化旅游出行提供便利。

(五)提升党建融合作用

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工地上。项目业主牵头抓总,提升党建融合作用。首创工地党建“6432”工作模式,以强化建设项目内非隶属关系党组织之间工作协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项目工地党建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即以“六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载体、有经费)为前提,以“四亮”(亮身份、亮党旗、亮承诺、亮作为)为手段,以“三化”(属地化、协同化、信息化)为抓手,以“双融”(融入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融入当地社会发展与治理体系)为要求,强调党建统领中心工作,对外和谐共建,对内关怀激励,有效促进工程建设管理。